大家都知道隨著年紀愈來愈大,肌肉量就會逐漸減少,但其實不只年紀增長,還有其他因素也會導致肌肉流失。
台灣營養師彭逸珊指出5個與肌肉消失有關的時機,同時分享對應的解決方法,提醒大家別讓肌肉悄悄消失。
小心肌肉流失5時機(按圖看清👇👇👇)+81. 減重時
在做飲食控制時很容易一下子減少太多熱量,當攝取熱量未達基礎代謝率時,就很有可能流失肌肉。
解決方案:每天必須吃足基礎代謝率所需能量,優質蛋白攝取非常重要。
2. 生病時
體內正在進行防禦或修復組織的工作,需要比平時消耗更多能量,但在生病時可能胃口不佳,這時候能量消耗大於攝取,很容易使肌肉流失。
解決方案:選擇喜歡吃的食物、高營養密度的食物或是可刺激食慾的食材,例如在烹調時加入牛奶、芝士增加熱量,食用牛油果、堅果等富含油脂的食物或是使用濃縮營養品。
相關文章:肌肉退化|只靠鎮痛貼、護膝紓緩非長遠 3大錯誤觀念加劇肌少症👇👇👇
+43. 久坐時
現代人幾乎人人都有這個問題,久坐帶來的危害不只容易讓肌肉流失,更有可能提升慢性病的風險,增加肌肉痠痛的可能。
解決方案:安排固定運動時間、搭乘地鐵或公車時選擇站著、走樓梯取代電梯等。
4. 銀髮時
隨著年紀增長,如果沒有固定運動習慣,肌肉量每年會不知不覺的下降,身體愈來愈沒有力氣,也就是常說的肌少症。
解決方案:每周固定運動3天,每次至少60分鐘,搭配均衡飲食攝取足夠能量。
相關文章:肌少症|30歲後無運動肌肉質量逐年減少?2招助重拾肌肉護心血管👇👇👇
+65. 飲食不均時
當日常飲食攝取的蛋白質偏少時,就算有固定運動也沒辦法達到增肌效果。
解決方案:每餐都要吃到優質蛋白質,一般成年人可抓每餐2~3份左右。
肌肉流失|長者跌一跌隨時性命不保!留意步速慢、握力下降5徵兆濕冷天氣|肌肉關節痠痛 低溫是元兇!除拉筋外 2個方法可紓緩肌少症|常做運動可減肌肉流失速度?若只做這運動 其實幫助不大肌肉流失|有預先儲好「肌金」嗎?能活躍地老 晚年生活才開心肌肉流失|吃飯易哽親當心為肌少症!若患骨質疏鬆得病風險更高肌少症|2大關鍵減慢肌肉流失 「這樣」攝取蛋白質比狂吃更有效延伸閲讀:
運動完突然血糖飆升?醫提到「運動後高血糖」恢復快 還能改善胰島素阻抗
【本文獲「健康2.0」授權轉載。】
「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,並不代表《香港01》的立場。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