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120,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?
是风风火火的背影?
是全年无休的艰辛?
还是救死扶伤的奉献与激情?
今天是1月20日,这个城市的120“急救人”依然时刻准备着。你是否知道,对于他们,1.20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日子——
120急救宣传日 120是我国统一的急救号码。自2002年起,我国不少地方将
今天,小编要带你探访嘉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,见见这些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、没有按时的吃饭条件、没有可预测的工作情况的急救“战士”。
“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!”
——救护车司机钱水根 60岁
钱水根今年60岁,1989年从部队转业,开始当救护车司机。
这是他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,也是他这辈子唯一的一份工作。
下个月9号,钱水根就要到退休年龄了。
他说:“这很可能是我的最后一班岗。我会坚持到底,在最后一个月里保障快速、安全地接送好每一位病人。”
27年救护车司机生涯,钱水根说,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三次重要转变。
刚工作时,他有些抵触,因为第一次出车到车祸现场,他目睹了血淋淋的场面,甚至一度犯上了 “晕血症”。
经验渐长,“晕血”症状缓解了。钱水根对这份工作开始变得“爱恨交加”:“救人性命是件好事,但当时的急救条件远不如现在。每次出车,我既要担任司机还要承担担架工的角色,必要的时候还得去给病人家属做安抚工作,十分辛苦。”
几年前的一个盛夏中午,钱水根出车遇到一位体重超过180斤的危重病人。病人家在5楼,小区没有电梯。钱水根和急救医生一起,小心翼翼地将病人从5楼抬了下来。“天太热了,汗水都落进眼睛里,但谁都不敢擦,生怕抬不稳担架。”钱水根说,出完那趟车,整个下午他的手脚都在抖,用不上力气。
后来,他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。为了每次接到任务时保障在3分钟内及时出车,无论是吃饭还是夜里值班休息,只要电话声一响,他都能第一时间做好出发准备。他说:“这是一份和病人生命紧密关联的工作,容不得任何失误和耽搁。我为从事这份职业而倍感光荣!”
一位资深急救司机的心愿:一些小区私家车保有量大,没有为急救车辆预留足够的行进、倒车空间,存在安全隐患;另外,部分小区的楼号标志不够显眼,高度也不适合急救司机查看,希望今后,这些情况能够有所优化和调整。
“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人命关天!”
——急救中心调度员 吴水英 34岁吴水英做急救中心调度员已有6年。只要是工作时间,她很少走出120急救中心调度室的大门。
这个几十平方米大的调度室,是整个急救系统的“中枢系统”,而吴水英则需要通过1部对讲机、4部电话、6台电脑、1本120急救出车单,为每一个急需抢救的生命争取时间。
“最夸张的一次,我上个厕所,因为不断有警情过来,来回去了三次才上成。”吴水英说。“这儿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事关人命,我从不敢马虎。”
从系统上收到来自警方、消防和医院方面的急救出车单后,吴水英除了要第一时间完成派车任务外,还要向报警人核实情况确定事发地点和病情。之后,还要将接警时间、发车时间、到达现场时间、送至医院的时间一一记录。
一位急救调度员的提醒:没有急救需要的市民千万不要随便占用急救资源,而真的有急救需要的市民则应将必要信息描述完整,以便急救工作人员及时赶赴。 在拨通120急救电话后,一定要冷静地说明自己的情况和需要;报警者如对发病者的基础病有所了解的,也应一并告知;此外,要尽量清楚地描述需要急救的患者所在位置,家属最好能够到明显处接应救护车。小编还了解到据统计,2015年,市急救中心共接警25600余次,有效出车19700余次,急症救治20000余人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了稳定、高效的医疗急救体系,目前全市共有急救点34个,其中市本级13个。此外,指挥调度系统也已实现全市联网,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急救能力得到稳步提升。接下来,市急救中心将迎来为期2年的建设期(过渡期间市急救中心会搬至省荣军医院内办公)。原址建设完成后,将与市血液中心合并,成立市医疗急救血液管理中心,为保障嘉兴市民的生命线,发挥更完善、高效的作用。
来源:嘉兴日报 潘程程